深圳市穹明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谈智慧医院建设产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方向

2021-12-24   作者:admin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2021年大家众说纷纭,颇多真知灼见。从新基建到智慧医院,从平疫结合到高质量发展,整个行业在各种排闼而至的理念引导下探索前行。


新时代,新业态


若干年前,“相关标准”几乎可以定义多个细分行业的基本业态,但随着“智慧时代”的脉动,国家的各种政策组合和用户圈子中的产学研需求催动,需求端个性化、特色化、超前化、体系化、关联化的各种诉求,各种资本与商业战略促使原来泾渭分明的行业在逐渐升温的熔炉中消解了传统边界,开始了基于“新增长曲线”逻辑、“闭环”逻辑或“转型”逻辑等合理发展驱动的横向深化探索。


而后,整个行业发现,不仅细分产业的边界消融了,而且连“信息化”“智能化”这样大的产业分界都模糊甚至融合了。专家认知的重塑,企业路径的趋同,资源堆积现象的频繁,从而展开了涌动的业内“内卷”同时跨界“互卷”,原来不相干的企业开始产生竞争。一时间,行业内活跃度持续攀高,业态逐渐走向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态,精彩纷呈。


二“高质量”的五个方向


在这个时代中,哪些方向需要我们本着形成对用户们“高质量发展”切实支持的初心去认真钻研?



01


以流程优化为驱动的效率提升


关于“智慧医院的方案体系”的价值定位,“不仅为流程设计工具,还有因工具而促进流程的优化”是行业里许多专家及实际使用者的共识。与“智慧”有关的升级,一定是要改变诊疗、管理和服务某一项或某几项的状态,而不是仅把现有的动作以数据化方式实现。


“生命体征采集与录入”流程就在一些方案的支持下得到了非常方便的再造,其带来的价值散见于多个医院用户的卫生经济学角度的效果探究。我们期待类似研究多多益善,基于更多的观察与分析,来共同探索和状貌这种工作的真实社会价值。



02


以趋势预判为前提的安全保障


所谓“趋势预判”也是个大词,其实这是个非常接地气的事儿。以前没那么多数据库、服务器和接口,医院管理运营的各种数据是基于纸张等传统载体的,受到院方的严格管控。但现在是铺天盖地的各种“云”,各种数据库,直接面对各种匿名化患者的硬件终端,以及能直接对接各种信息系统的物联网子系统。


无数处于相对分散状态的患者,在医院的各个角落,与以往相比,有更多无管控状态的机会,可以接触与医院信息系统打通的各种物理终端或信息平台入口。许多医生与护士的个人信息,以及大量患者的处方、诊断与其他健康信息在各种渠道中被提取,流转。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的兴起,让医院内外网开放打通成为必由之路,医院内数以百千计的小微型物联网设备,受设备资源限制,几乎没有可靠的安全加密措施……


这是在智慧建设洪流中的隐忧,是时代趋势对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电气安全、医护安全带来的显著的、迫切的、全方位的考验和挑战。


安全策略,关系到所有版块、所有门类、所有系统的综合联动。产业链中的参与者都要从根源上培养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遵从安全原则,重视安全设计。


很多公司还在各自的领域中粗放地关注着“需要获得什么信息”,但在“高质量发展”语境中,未来大家都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将自己的产品和方案参与到安全体系共建之中。时代趋势中的安全意识,估计很快会成为产业中高于一切商业逻辑的“产业公德”,因为在这个时代,任何安全问题的发生,都是单一企业不可承受之重。


03


以提升服务为手段的管理落地


可以将“诊疗”、“服务”、“管理”看作“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抓手,这三个抓手并非各自孤立,理当相互呼应与联动。从一些基本而生动的案例中,我们能看到非常有效的体验提升工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套用“软件即服务”等流行的句式,我们可以声称“管理即服务”或者反过来“服务即管理”。


试举一例,在疫情期间,很多省份的医院执行了“一患一护”的政策,陪护者的精神与体力压力很大。同时,疫情期间,一般医院都会执行更为严格的出入管理政策,这就导致很多医院的住院楼门口要安排保安去核实患者的身份。面对处于不同焦虑和疲劳状态下的大量陪护家属,双方言行稍有不妥就有可能产生对抗,造成不良影响。


我们拆解一下这个问题的若干要素——医院要执行一患一护政策,是为了基于对陪护人员的健康情况进行有效管控前提下,防范疫情传播和交叉感染风险,陪护人员的压力,既来自独挑大梁的压力,又来自频繁奔波无人帮忙的焦虑和辛劳;保安的压力来自执行任务时患者家属的配合度、暗度陈仓的方法多,情绪对抗剧烈。


纯从“加强管理”角度入手,也许可以考虑引入更智能的读取来者身份和已有数据信息的通行闸机,可以较好优化掉安保人员在场带来的“人”的不确定因素,以“设施刚性”来减少摩擦可能。



可以快速比对识别患者陪护人员身份与必要相关信息的通行系统


这个举措是有效的,但不是完备的。这种举措还没有消解陪护人员的精神体力双重压力,只要有新的刺激因素,可能还会激发对抗情绪。


而在一些部署了床旁点餐和缴费服务模块的用户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好现象,本来仅仅是为了给患者提供一些便捷,提升医院形象之用,但其最大价值在于可以显著缩短陪护人员在院内的移动路线和出入病区、往返门诊大厅和食堂、超市、电梯的频次,从而在显著优化患者家属体验的同时,切实减轻了医院人流管控难度。结果是病区人员依从性与疫情防护管理效果同步提升。


床旁终端的点餐界面和购物、服务预约入口


故曰,高质量发展语境中的管理,重点不是如何加强管控,而是如何为管控创造条件。


04


以互联互通为空间的均衡共生


这个概念已经成为行业的充分共识(当然条件是充分考虑安全与其他落地性)。让软硬件综合解决方案覆盖、贯穿和连接多个场景,做各种业务与管理思路的“闭环”支持,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主流趋势。


就多个系统之间的打通整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方案的思路而言,产业中的企业大致有“共生联合”与“包打天下”两种发展路径,个人相对认可前者。因为各企业主体在不同事业板块之间,定然有钻研深度与积累的客观差别。因为多个细分领域中,各自赛道都有最强品牌,背后是最理想的专业性与保障能力。这种采购逻辑对于确保整体项目的品质而言,可以提供较落地的参考性。但另外一种甲方采购思路是集中找一家企业,预期会减少沟通协调成本,且能够降低售后服务的复杂性。这种思路也是基于甲方实际需求提出的,孰是孰非,其关键是甲方的参与深度与自身的发展战略、知识储备与团队能力。因此“存在即合理”,不作过多讨论。只是个人认为,对整个时代和产业体系来说,一个充分基于长项分工而均衡健康发展的行业生态,其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更值得期待一些。


无论是基于哪种逻辑的多系统连接,做好标准化接口、做好扩展能力储备、打造企业的全面横向对接整合能力(包含研发、商务与实施),都是这个共生时代对产业链提出的要求。



05


以运维一体为模式的成长迭代


在新的时代中,所有的方案都突破了原有的边界和条框,时效性也从简单的交付验收逻辑走向从前期参与咨询到长期陪伴的长跨度逻辑。供给侧的深刻变化,使产业倾向于对需求方提供更加个性化、长效化、柔性化的高质量资源提供与适配。这对服务提供方和使用方,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对产业链中的各企业而言,大家都应该开始重视运维一体化能力,否则难以在长远的发展潮流中保持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这种态势的变化,对企业相关事业部的发展预期、战略视野与聚焦定位、配套人力资源储备、创新意识与实力、需求持续定义与挖掘以及运维服务配套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使用方而言,相关产品与方案的功能非标化之后,要做的事情不再是适应和接纳标准产品,而是可以积极参与相关方案的规划、打造与研究,从而收获更好的使用效果,甚至客观带来产学研转化方面的可观成效。正如浙江省某院长所言,“凡是一线深度参与过的系统采购,在最终落地和使用中都表现出了更好的效果。”这种深度互动对整个产业带来的丰富濡养,将会更好地推动整个行业健康前行。